导航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理事单位

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我国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2-16 16:34:00 阅读量:999+
标签:

11月份,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其中,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均保持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不容忽视。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保供稳价和助企纾困政策显效。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连续加快,工业品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外贸外资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成效。从全年看,我国经济有望稳定恢复,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11月份宏观数据体现了制造业、基建投资继续好转,内需延续恢复态势。随着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疫情防控的成效逐步显现,跨周期、逆周期调控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保供稳价等政策“组合拳”效果释放,国内经济将继续稳定恢复。

  扩内需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制造业投资韧性凸显。谈及背后的原因,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表示,随着保供稳价等政策的持续推进,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减小,投资动力有所提高。同时,出口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

  需要关注的是,1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高达22.2%,是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引领作用显现。11月份,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继续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比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9%和112%。

  消费表现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1至11月增长13.7%。总的来看,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0%。

  “下一阶段,中国内需仍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付凌晖表示,从消费来看,中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目前,人均GDP达1万美元,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从投资来看,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加之产业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也需要加大投资。

  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显效

  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谈及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付凌晖表示,一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二是食品价格中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出现恢复性上涨;三是工业消费品中的汽柴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

  针对后期物价走势,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普遍认为,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处于比较温和的水平。下一阶段,蔬菜价格涨幅将回落,猪肉价格大概率不会大幅上涨,各类商品市场供应较充足,价格保持稳定有较好的基础。

  另外,随着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实施,市场紧缺产品供应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也已基本得到遏制。数据显示,11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环比下降4.9%。汽车行业缺芯的状况有所缓解,11月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1至11月,金属集装箱、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9.7%和37.1%。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市场供应增加带动价格改善。11月份,PPI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随着后续支持政策加力,企业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有望继续缓解,需求将有所好转。

  明年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具备较好支撑

  从经济增速来看,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5.5%和4.9%,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比较明显,客观反映出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针对三重压力提出了“七大政策”和“五个认识”,为促进明年经济稳定运行、防范风险作了充足的政策准备。

  “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明年的发展看,战胜困难挑战、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的支撑。”付凌晖具体谈到,一是内需拉动有望增强。其中,“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有利于增强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创新驱动态势向好。5G产业加速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三是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四是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五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三重压力”是在疫情传播风险、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外部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为此,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健基调,并通过运用结构性工具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精准导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稳增长、扩需求发挥更大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加大新基建投资,并实施新一轮减税降费措施。



???.png

免责声明:来源于金融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

底部导航栏
客服热线:400-882-9891
联系邮箱:office@shangpiaoquan.com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A座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