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理事单位

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1-10 11:34:14 阅读量:999+
标签: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定位、业务转型创新等方面存在挑战。一方面,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分层,中小企业缺乏稳定有效的融资途径,而大型集团企业对创新支付、财资管理的诉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日趋明显,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凭借场景真实、流程闭环、周转快速、门槛弱化等优势,快速走到了产业金融服务的前沿阵地。因此,充分把握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探索研究供应链金融创新规律,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_401629565_wx_??????????.jpg


我国供应链金融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对金融机构而言,权衡贷款发放后的利润回报和风险是信贷业务的关键一环。在金融机构无法充分获得企业经营状况信息、确认贸易背景真实的情况下,必然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整体局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因为自身发展规模限制,信用状况难以确认,且缺乏有效担保,难以通过传统信贷模式获得银行融资以满足日常流动资金需求。


(二)大型集团企业金融需求无法全面满足


大型集团金融服务需求已从信贷业务逐步转变为全面的财资管理需求,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角度,应从信贷资金支持,调整为包含支付结算、财务管理、内部流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从该角度而言,绝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产品难以满足大型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三)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带来经营压力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息差收窄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将进一步深刻改变其经营方向和管理模式。一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价格体系,在此情况下,出于业务压力,往往通过高价吸收存款,低价竞争贷款,使得业务规模增加但整体利润出现下降,甚至是业绩亏损。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尚不具备综合化经营能力,贪大求全的理念令其难以实现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发展乏力。


(四)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务模式带来巨大改变


当前金融与科技结合的趋势越来越强,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企业数据价值被不断挖掘释放,金融业务的应用场景和产品模式也进一步丰富。一方面,通过对外部数据的不断获取、统计、分析,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客户大数据画像,形成特有的整体风控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在获得交易数据验证的同时,通过区块链、物联网技术,金融机构可进一步确认企业交易信息的完整性、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并有效解决数据篡改等问题,为金融产品嵌入更广泛的金融场景提供基础。


(五)国家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手段,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深入贯彻 《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在新基建、应收账款票据化、创新支付、仓单质押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创新发展也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大趋势。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特征与模式


何谓供应链金融?


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明确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书对供应链金融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义。首先,供应链金融是一项金融服务,服务的是供应链的资金往来;其次,在整个供应链的信用评估中,供应链主导企业的风险是供应链整体风险的主要来源;再次,供应链主导企业与其他链内企业之间的交易需要被监督,确保真实的业务背景;最后,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财务融资,企业提供的抵押物不是固定资产,而是应收账款、预付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


供应链金融主要特征:一是着力构建完整的商业生态体系。供应链是一个商业运作的体系,是从生产端到交付终端用户使用之间的链条。生产环节会涉及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流通环节经历代理商、分销商、经销商等多个环节。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派生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而派生出不同的金融需求。


二是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供给不足。以往金融机构往往通过传统信贷模式补充企业流动性需求。然而,传统贷款模式是对主体信用的判断,且需要额外提供强担保,大量的中小企业常因信用不明、担保不足而难以获取融资。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就是弱化主体财务指标,强化对供应链“三流”的过程管理,进而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供应链金融市场参与者较为广泛,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保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数据服务公司,等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为机构间合作提供了可能。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与金融科技、数据服务公司等强化技术合作,提升了大数据分析能力,逐步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数据风控体系。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数据可视化、市场活跃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根据业务方向的不同,供应链金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业务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即以买卖双方签订的真实贸易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并以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为卖方提供融资。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可以获得销售回款的提前实现,满足资金周转需求。此模式下,又可细分为质押融资、保理、应收账款池等具体业务类别。其中,应收账款池融资模式有效整合了零散的应收账款,帮助融资企业简化了繁杂的流程,有效提高了融资效率。


存货融资,即以企业库存的货物抵质押进行融资,主要适用于库存较大、存货周转较慢的企业,便于监管和价值波动风险较低的货物也更适用于该模式。在该模式下,通常会引入第三方监管及物流公司对货物进行监管。存货融资能有效帮助企业加速资金的周转,保证企业生产销售稳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满足企业流动性需要。


预付款融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放款向卖方支付预付货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用于为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采购商等进行融资,即主要为核心企业的销售渠道商提供资金支持。预付款融资可扩大核心企业下游客户采购规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也能有效解决核心企业销售问题。


信用融资,即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的判断(如规模和信用状况特别优质、回款稳定等)主动进行准入,并结合真实交易场景和外部数据,搭建供应链产业链授信模型和风控体系,以应收账款类业务、中标贷款业务、订单融资等予以融资支持。该模式下,风控上更依赖于供应链条内交易行为的数据化、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业务流程上需对资金流向进行闭环设计和控制,而从业企业则对所服务行业具体业务要有隐性认知。


票据融资,随着人行应收账款票据化等要求的提出,商业承兑汇票、供应链票据业务成为未来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也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系统实现全线上流转,安全可靠、操作风险低;通过全国范围内一套系统流转,流通性强、管理成本低、交易效率高;通过落实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强化了核心企业到期付款的职责,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有效补充与完善。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劣势


发展供应链金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备的优势主要有几点:


一是立足“三农”,做小做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支农支小”是其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虽然大中型银行近年来已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但支持“三农”的深度广度仍不及农商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小”市场,挖掘“大”潜力,主动应用供应链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本土机构,决策迅速。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地方法人,总行位于当地,决策流程短、审批效率高。例如,贷款审批方面,相较于其他大中型银行需要根据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乃至提报总行的情况,农商行可快速提交、自行决策;同时,农商行拥有总行“就近”优势,总行产品部门能够协同营销人员共同维护客户,调研企业需求,并根据客户诉求自主研发个性化产品。


三是渠道下沉,人多地熟。作为长期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农商行地缘、人缘优势明显,例如网点分布广泛,渠道遍布城乡,方便营销获客,可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金融服务;员工扎根当地,人脉稳定、人多地熟,容易掌控客户融资需求、经营情况,在有效展业的同时,可同步管控风险。


四是政策倾斜,地方支持。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地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发布、扶持让利、业务开展等方面,大多对当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倾斜和优惠,为农商行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存在优势的同时,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以下困境:


一是对核心企业风险评判和对接能力不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全面对接核心企业的主客观条件。从主观而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整体评判核心企业时,缺乏对核心企业的资料收集能力和信用评估能力,往往凭借外部市场评价、公开市场财务信息进行主动准入,易出现信用风险;从客观而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因服务本地的职责定位,展业范围受到局限,对优质异地核心企业、大型央企、国企等不具备对接能力。


二是对供应链产业链全链条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受金融服务范围限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围绕本地核心企业或次核心企业,通过自身渠道和影响力,可有效对接部分本地优质客群。然而,随着核心信用的传递,大部分供应链链条企业不再局限于本地区,存在金融需求的企业范围呈现收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陷入服务半径无法匹配全链条的困境。


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起步晚,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建立全面的金融产品体系,且系统建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与大型银行机构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从产业上下游的角度开展金融服务,风控偏好需依据产业链交易情况等贸易完整流程作出判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针对供应链金融的风控体系转型面临较大阻力。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面对传统市场的压力和供应链金融政策的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启了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断探索,并在制度建设、产品模式、渠道对接、数据获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然而,还需进一步借鉴同业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展业特点,持续建立健全线上化、数字化、场景化供应链金融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风控体系。


(一)坚持服务实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服务“三农”意识,充分发挥网点覆盖率高、基层人员触点多、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丰富等优势,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心,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支农支小力度,推动金融产品的研发和供给,加大对链条关键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同时,还可进一步延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理念,积极对接当地政府机构,开展政策性涉农、支小贷款担保,降低信贷风险,促进信贷交易便利化,助力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二)明确“专业化”“差异化”的战略发展方向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摆正自身定位,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一方面,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理念要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行业、支柱产业及特色业务领域做精做专,实现“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市场竞争的“同质化”转向“差异化”,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基于真实贸易场景,积极拓展与自身战略定位和客户定位相适应的业务品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坚定走“场景银行”“行业银行”建设之路


场景应用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综合实力、科技能力、展业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限制,可结合实际情况,聚焦大宗商品、终端消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以产业链中真实交易场景为基础,在充分掌握交易特点、理清风控逻辑的前提下,嵌入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行业选择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以地区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深入供货、销售等环节,通过应收、预付类融资等模式,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需求;同时,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建、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供应链融资,有的放矢解决有关行业内中小企业采购和回款难题。


(四)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实现“批量化”获客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主动围绕自身可触达的本地核心企业,为其提供综合型的融支付结算、财务管理、内部流程管理等于一体的定制化金融服务,通过核心企业为上下游链条企业增信,或者由其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交易信息和上下游客户信息等,打造“批量化”获客的有效途径。同时,要注重依托核心企业进一步管控业务风险,如对于上游企业融资,要推动核心企业稳定回款,保障上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利益;对于下游企业则要推动核心企业协助金融机构整合“三流”信息,由其合理承担担保、回购、差额补足等责任。


(五)打造线上化、平台化、自动化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和深入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产品规划和业务特点,努力构建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求实现行内系统的线上化操作和自动化审批,并与外部大型企业、互联网交易平台、物流公司对接,实现数据推送、交易信息共享、核查对账、价格监测等各类功能。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还应针对自身供应链金融业务特点,如融资客户规模有限、分布较为分散、单笔业务金额小、放款还款频率高等,通过搭建综合供应链系统,加快线上化、平台化、自动化业务模式转型,有效降低各方融资成本、提高操作效率,解决自身信贷人员不足、服务不精准问题。


(六)借助科技赋能加快机构转型


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注重结合科技创新、数据分析,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体系。一方面,通过对接外部数据公司,主动收集、分析企业数据,形成客户画像,创新业务模式,降低准入门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接物联网科技公司,结合区块链等技术,有效解决数据保存难、易被篡改等实际问题,进一步管控业务风险。同时,还应主动依托人行等外部科技支撑,完善票据业务系统,对接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夯实转型创新的基础设施根基。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家;作者: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陈跃中

中国金融新闻网

???.png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有任何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或联系删除。



底部导航栏
客服热线:400-882-9891
联系邮箱:office@shangpiaoquan.com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A座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