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理事单位

2020年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1-19 17:57:45 阅读量:999+
标签: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雨露表示,2020年,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各项要求,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节奏和重点,为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营造了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运行平稳。货币、信贷增长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发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金融支持“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陈雨露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保持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202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央行工作会议提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对此,陈雨露表示,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以此体现中长期内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2020年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8.6%,增速比2019年末高4.2个百分点。阮健弘表示,单位活期存款占M1的比重接近九成,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M1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显现。在稳企业、保就业等结构性政策支持下,传统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获得较多的资金,这些资金支持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推动活期存款增加较快,11月末,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6.5%,新增额占全部单位活期存款新增额的30%左右。

  二是一些行业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部分项目尚未实施,形成了一定的资金沉淀。公共管理、商务租赁等行业在新增单位活期存款中占比不低,这些项目筹资和投资之间还有一个时间差,存在资金暂时停留的情况。

  三是存款产品规范推动活期存款增加。2019年10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对结构性存款等产品进行规范,部分资金流向活期存款。

  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实现

  2020年,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此,孙国峰谈到四方面内容。

  一是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元。一年期LPR累计下行30个基点,带动2020年全年贷款利率较2019年下降0.5个百分点,让利5600亿元,8月底,顺利完成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转换中直接降低利率和重定价后利率下降让利约280亿元。

  二是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让利460亿元。人民银行分三批次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2020年末已经发放完毕,支持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发放贷款。

  三是债券利率下行向债券发行人让利1200亿元。2020年,新发行国债、地方债、公司信用类债券利率较2019年低0.47个百分点。

  四是两项直达工具让利3800亿元。去年全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通过减少企业孳息支出、过桥费用等方式为企业让利3580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为企业节约担保费用240亿元,此外,银保监会通过督促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引导银行让利,这部分让利预计约4200亿元。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回应利率问题时,孙国峰强调,观察利率水平应当更多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化。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以改革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取得明显效果。目前,经济已经回到潜在产出水平,企业信贷需求强劲,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说明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谈及存款准备金率,孙国峰表示,2020年,人民银行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目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9.4%,其中超过4000家的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6%,无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

  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

  2020年,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到疫情影响和冲击。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会同相关部委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一是创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020年6月,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全年银行业累计对7.3万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

  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牵头出台金融支持抗疫30条举措,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了7600多家防疫保供重点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追加5000亿元复工复产、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60万家,绝大多数也是中小微企业。

  三是提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人民银行积极督促商业银行改进对小微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机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考核权重提升至10%以上。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增加,前11个月普惠小微新增授信中,首次授信户数占40%。

  四是发挥“几家抬”政策合力。完善货币、监管、财税等外部政策激励,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完善地方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征信平台建设,促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营的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全年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近2万亿元,成倍超额完成了全年8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总体看,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量增、价降、面扩”效果。截至2020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5.08%,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2020年,共支持3228万户经营主体,比上年增加524万户。

  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对于房地产金融政策,邹澜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牵头金融部门加强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的统计监测,引导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合理增长,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19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去年的28%。

  二是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按照规则化、透明化方向,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按照“租购并举”方向,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政策,近期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谈及2021年货币政策,孙国峰表示,我国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动力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因此,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时度效,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结构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一方面,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延续实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要创新和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

  传导方面,深化LPR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21年我国物价水平大概率会温和上涨

  受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2020年末的CPI环比涨幅较大。陈雨露表示,从中长期看,202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CPI环比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同时,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在恢复中,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复,服务性消费仍然受到一定制约,核心CPI仍然处于低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复苏释放,未来核心CPI有望持续回升。”陈雨露认为,2021年,我国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将呈现“先升后稳”的走势。

  陈雨露同时表示,主要经济体还没有将某类资产价格变动直接纳入CPI的做法。中央银行一直在密切关注重要领域的资产价格,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防范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

  谈及人民币汇率,孙国峰表示,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上年末升值6.9%,波动幅度没有超过历史水平,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约4%,从历史上看,年度的波动幅度处于中游。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值为6.90元,和2019年均值持平。

  孙国峰表示,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基本面是相符的。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也较为适中。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汇率变动对出口和经济的正负影响基本相互抵消。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等因素。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坚持国内优先原则 有效应对外部风险

  谈及应对外部风险,孙国峰表示,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准备出台,全球金融市场对此已经作出了反应。美国通胀预期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反弹,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升值。去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有所贬值。这些波动都是正常的,说明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升有贬、双向浮动成为常态,发挥了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为央行根据我国经济形势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带动了全球经济恢复,有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未来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相对缓慢,外部风险需要警惕。”陈雨露表示,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存在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情况,波动幅度不断加大。二是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方向易变,波动也在加大。三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前所未有,低收入国家债务风险还会进一步上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针对外部风险,陈雨露强调,要坚持国内优先原则,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一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二是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共同为全球经济未来复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对于蚂蚁集团,陈雨露说,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对标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金融管理部门在与蚂蚁集团保持密切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及时发布。


底部导航栏
客服热线:400-882-9891
联系邮箱:office@shangpiaoquan.com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A座14楼